201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五,是武汉新洲的重要民间节日花朝节。这一传统在该地已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历史,并被列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百花盛会 美在花朝”为主题的武汉市新洲区第九届旧街花朝文化旅游节,在19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本寺方丈净慧老和尚受邀出席。
开幕式后,净慧老和尚及省市区的相关领导莅临旧街庆福寺,共同参加庆福寺首届花朝祈福法会。法会于庆福寺大雄宝殿举行,净慧老和尚与隆醒大和尚、坚光大和尚、能修大和尚等诸山长老共同主法,寺院常住僧人及来自周边地区的居士和参加花朝节庙会的当地群众数百人随喜参加了法会。梵呗声中,大众虔诚礼拜,净慧老和尚亲自宣读净水文,并绕大殿一周遍洒甘露,加持道场。
法会结束后,举行了庆福寺天王殿、观音殿等殿堂的重建奠基仪式。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陈柏槐,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市副市长张学忙,新洲区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益,新洲区人民政府区长余世平,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子林,新洲区政协主席余向红,区委副书记董云山,新洲区统战部部长王建生,新洲区人大副主任黄桂荣,新洲区政协副主席陈金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魏久明,原新洲区委顾问,新洲区委办公室主任以及诸山长老和各寺院的法师代表共同出席参加。
净慧老和尚在奠基仪式前的讲话中提到,要力争使庆福寺的重建工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界朋友的协调配合下,两年内顺利完成,使庆福寺成为旧街庙会的根源和新时代庙会的展现。净慧老和尚也祝福大家像寺院名称所寓意的一样:吉庆有余,福慧双增。随后大家一起为奠基石培土。
午斋后,净慧老和尚在庆福寺大雄宝殿为大家做了开示,并举行了庄严的皈依仪式。在这个殊胜的日子里,参加此次活动的数百位信众皈依了三宝,无不法喜充满。
参加花朝节开幕式及庆福禅寺待建工程奠基仪式的诸山长老
庆福寺座落在大别山南麓余脉的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龙头山上。寺前公路四通八达,贯穿京九,路下河水清澈香甜可口,寺后桃红柳绿,风景旖旎,秀丽壮观的龙头山后的神仙洞府,轮廊清晰,惟妙惟肖,分外神秘,引人入胜。
根据黄冈县志载,此庙原名“东狱庙”,始建于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1189),至元朝末年遭徐寿辉兵毁。明朝末至万历二年(1574年)由旧街所属地区的五十三族姓氏集资重建,定名庆福寺,亦名“东狱行祠”,俗称五三公庙。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建戏楼一座。成丰三年(1853年)庙毁于兵,至光绪六年(1880年)复建。
庙分三排九幢:中排上幢为禅堂,上有娘娘圣母楼;中幢为五岳圣殿,殿下铸植有二公尺高铁树一株;下幢为大公朝殿,左侧高悬红钟。东排上幢为文昌官,下有魁星楼;中幢为财神殿,下幢分东西二面,西排上幢为大雄宝殿,内设如来佛、观音大士、地藏王三座神龛;中幢有韦驮神龛;下幢为光帝殿址,毁后未修,作为园基。
旧街庆福寺大庙历史悠久,古迹颇多尽皆毁坏。庙之声誉可与五岳佛、归元寺、木兰佛并举;由庆福禅庙会演变而来的花朝节物质交流大会远近闻名,牵涉至鄂、豫、皖、赣、湘,近年发展到江浙、东北数省,其影响达半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