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法雨溥洽,甘露门遍开。初春的元霄节在凌晨斋天法会后迎来了一场小雨,龙天欢喜洒下甘霖,似乎也在庆祝七天的上元节祈福法会的吉祥圆满,回应四众弟子虔心斋忏之功。









“斋天”是吉祥祈福法会的最后一项重要佛事,在元霄节凌晨三点举行,集佛教经典、历史演变及文化融合等多重因素所形成的法会仪轨,起源于隋代号称“东土释迦”的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所制的《金光明忏法》,一直流传至今,祖师首次将供养诸天的仪式纳入佛门修持体系,而《药师宝忏》也是明代高僧受登依《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所成,除此之外还有唐朝悟达国师所撰《慈悲三昧水忏》以及当下盛行的《梁皇宝忏》等多种忏仪。

《药师宝忏》云:······是惟刹利,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之所堪为,而绵力众生,心虽喜乐,不能如法庄严,以是因缘,即于本愿功德经中,译出消灾延寿忏法,便诸众生,斋戒沐浴,或于寺院,或在家庭,或延禅侣,或偕善士,洒扫熏修,香花灯烛,随分供养,依科赞咏,虔诚敬礼,则无求不应,无愿不成。

除此之外,清朝专修药师法门的玉琳国师将“药师琉璃光如来”改为“消灾延寿药师佛”,目的是为了那个时代许多不识字的信众能够方便记忆和念诵,而且他还编辑了一套简易的药师法门专修法——消灾延寿普佛,这便是我们当下所流行的“普佛”来源。


历代祖师心系苍生,悲智双运,才有了今天出自佛经而又适合当下修持的各类佛事仪轨,对祖师大德的感恩之情由然而生,他们虽已远去,却又时时与大众同心同在。
这诸多的仪规饱含着历代祖师的家国情怀,是佛教逐步中国化的突出代表,而净慧长老更是以“生活禅”开辟新纪元,他曾说:“所谓佛教永远是现代的,是指佛教应该永远契合当时、当地社会人心的因缘形势而新之又新,新新不已,引导人们如何在当下离苦得乐。······这便要机教相扣,或者说契理契机。契理契机的教化永远是现代的,永远是当下的,永远是新的。”再一次感恩三宝,感恩历代祖师大德,他们所留传下来的瑰宝也必将继续福泽众生、利益千秋万代。

随着元宵普供、普茶的进行,上元节祈福吉祥法会圆满,鞭炮声稀疏,春节也已渐远,信众们在寺院进行了一周的身心洗礼后,法喜充满而归,愿我们平凡的每一天,都能延续祖师的教诲: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正见开悟
妙心明彻
日月回光
福寿永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