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祖寺門前停車場前緣的龍頭石懸崖之巔,這裡是破額山南坡諸水匯聚幽黛河出山之鎖口。春夏雨季,山水傾注、狂濤澎湃如黃龍直瀉崖下,出入山路為之阻斷,鄉民從魯班亭繞道寺院背後翻越青龍嶺避河而行。元順帝至正十年(1350年),四祖寺住持祖意庭柏禪師募緣建造石拱巨橋——靈潤橋。此橋為單孔縱列發券,拱寬7.35米,拱高5.30米,橋樑石、拱石、券脫石等條石砌成,兩側平鋪十八層橋石。石橋面寬6米,南北縱向長15米,上建廊式長軒,兩端設高大的五花山門。橋拱內側東壁上鐫刻有建橋記事銘文,分布於8塊拱石上,全文為“石橋初剏(創)至正庚寅年(註:即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二月攻石,至本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畢立,住持祖意募緣鈔定,□化施者□名□刻於後:吉安王滔門鈔三、吉安寺、東禪寺、意生寺客堂、江州陳子成□□□、本寺緣銀各一錠,本邑江□□一十錠,本寺勝提□、諒提點各半錠,□提點、徹提寺、嚴都寺、傳都寺、念都寺、本都寺、沂都寺、□都寺、恭都寺、普都寺、里都寺、□造□首□□都管正持提點從緣。當代住持庭柏禪師祖意,大元至正十年十一月吉日刻”,在橋身南端西側的券臉石下,嵌有灰白方石一塊,鐫有文字:“切砌石後大成祖師自五□之周傳及大唐□元七百七十餘載□,禳片□盡化,竊慶後有止唐定禪師重共渡唐至正德十四年祖師□□定道有舍靈骨在□□,嘉靖十九年大□禪堂□雨俱遭□緣至二十四年。”(說明:此段文字因污結破損,多數字跡不清,雖強作辯識,仍有錯謬,錄之僅作參考。)止堂定禪師是元初大德年間四祖寺住持,這方石碑記載了止堂公毗荼後舍利埋於橋體中。靈潤橋下岩盤上有規模宏大的摩崖石刻群,大小有20處,以中唐書法巨匠柳公權擘窠巨制“碧玉流”為代表,都是古代官員、騷人雅士即景唱和,勒石留名。真草隸篆,詠景寓情,法書美文,與橋爭輝,是黃梅古十景之一,以“西山碧玉”而名播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