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黄梅四祖寺隆重举行中华禅宗佛祖大金塔奠基法会。原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忠学、省民宗委副主任邓汉光、黄冈市民宗局副主任李仲仪、黄梅县委书记余建堂、黄梅县人民政府县长马艳洲、黄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雷云龙... ...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为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位于湖北黄梅双峰山下,乃中国禅宗丛林之肇始。寺院周边的毗卢塔、种松塔、衣钵塔、明月桥、灵润桥及其摩崖石刻群,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道信禅师受蕲州道俗之请至黄梅造寺定居,说法传禅近三十年,聚徒五百人,开禅僧定居修学之先河,并倡导“坐作并重”,以农养禅。这种有别于当时主流佛教寺院的修行方式,既奠定了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优良传统,亦成为祖师禅在华夏大地肇始发端的重要标志。一九九五年,本焕老和尚担起重兴大业,昔日祖庭,重现辉煌。二零零三年,本老功成身退,净慧大和尚继任方丈,使千古禅刹,生机焕然。
真金百千担 持用行布施 不如一泥团 敬心治佛塔
黄梅四祖寺者,乃中华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首创之禅宗丛林。唐武德年间,大师受请自匡庐移锡双峰,肇农禅并重之先河,启宗说兼通之大本,禅侣云集,德贯神州。衣传忍祖,开东山法门之鼎盛;法流天下,启曹溪顿教之根基。巍巍双峰,悠悠正觉,自信祖开山至今,垂千四百年。其间虽兴废无常,然禅风不坠,代有传人。上世纪中,再历浩劫,断壁残留。幸有本公长老,发愿中兴,历五载而殿宇辉煌,金身焕彩,宗风再振,祖印重光。长老道德高超,为而不有,功成身退,委常住法务于净慧大和尚。师以重振四祖禅风为己任,倡生活禅法,弘祖师大教,加强僧制建设,续办正觉期刊,重开炉鞴,结七共修,增修殿宇,完善环境,千年禅刹,生机焕然。
考双峰祖庭之历史,千四百年来,虽丛林建置代有增修,然供奉佛祖之浮图,昔所未有。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圣教兴隆,四海归心。为彰显祖山底蕴,增添禅林风彩,满足社会各界瞻贤礼圣之需求,成就十方信众朝圣修学之殊愿,以期人心净化,社会和谐。遂有兴建禅宗佛祖金塔之倡缘,请示当道,欣然赞许;商于乡里,乐助其成,此等匡扶圣教,辉煌祖道之盛事,顺天应民,得道多助,真实不虚,希有难得!
夫塔者,梵语塔婆,或窣堵坡,又称浮图,华译为庙,庙者貌也,即是灵庙也;或云支提,翻为灭恶生善处;或云斗薮波,此云护赞,若人赞叹拥护者,生善灭恶,得无量功德。我国本无此等建筑,两汉之交,佛法西来,天竺之塔婆建筑亦随之东传,并结合中土阁楼建置,遂成中华佛塔之大观。初为奉安佛骨舍利之用,后亦有奉安佛经、圣像,及高僧灵骨舍利者,其用不一。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释迦涅槃,波婆国等八王分得舍利,各自起塔供养,当为佛塔之最初起源。《阿育王经》载,育王皈佛,得舍利,令人造八万四千佛塔,分奉天下,而我国得十九座。据《后汉书》载,三国时丹阳人笮融大起浮图,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此为东土造塔之最早记载。
我国现存历代古塔甚多,论其形式,则有楼阁、密檐、单层、覆钵,各成一格;言其材质,则有砖、木、金玉、水晶,诸多变化;说其功用,可分奉安圣物、补全风水、镇压妖邪、引路导航,其用甚广;道其所藏,更有舍利、灵骨、教典、圣像,各各不一。今四祖禅宗佛祖大金塔者,取七重楼阁之式,内筑钢材、水泥、沙石,外覆金铜,中奉释迦佛并东土禅宗六代祖师圣像,塔之内壁以錾铜之法刻画佛陀八大灵塔、五百罗汉及西天东土禅宗历代
----------------------------------------------------
祖师之灵仪。塔前建法乳、传灯二堂,分奉西天、东土禅宗历代祖师圣像。此等专奉禅宗佛祖为本尊之塔,中华尚属首创。此塔择地双峰山麓,古静安寺旧址,左邻四祖寺,右接传法洞,与沿途毗卢塔、种松塔、衣钵塔、明月桥交相辉映,古柏苍松宣妙谛,翠竹黄花说真诠,诚人间净土,双峰佛国也。
三藏灵文,论及造塔功德者,不可胜数。如《佛说譬喻经》所举,若人造塔可得:不生边国;不受贫困;不得愚痴邪见之身;可得十六大国之王位;寿命长远;可得金刚那罗延力;可得无比广大之福德;得诸佛菩萨之慈悲;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得往生十方净土;十种殊胜果报。《佛说造塔功德经》云,以清净心依此轨仪造作佛塔,若自作若教人作,若复赞叹,若当信受,所得功德与造佛塔等无差别。当知是人于此一生,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五星七曜随顺驱使,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无净戒者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若有女人欲求男者即生勇健福德之男,四大天王常随拥护。造塔功德,其福如是。
今者修建禅宗佛祖大金塔,非一方之力所能成就,唯望十方善信同结善缘,秉承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之宗旨,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优良传统精神,创建禅宗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公益文化圣地。诸佛生欢喜,龙天降吉祥。喜舍者同证菩提,乐施者咸登觉岸。所求皆遂,福不唐捐。
黄梅四祖寺 敬启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绕塔三匝 当愿众生 得一向意 不续四毒
禅宗佛祖大金塔坐落于四祖寺右侧,原静安寺旧址,背靠双峰山,前望笔架峰,左邻四祖寺,右接传法洞,与周围的毗卢塔、鲁班亭、衣钵塔、明月桥、芦花庵等名胜交相辉映,可形成一条“大四祖”朝圣参拜线路,丰富寺院的禅文化内涵。
禅宗佛祖大金塔坐落于四祖寺右侧,原静安寺旧址,背靠双峰山,前望笔架峰,左邻四祖寺,右接传法洞,与周围的毗卢塔、鲁班亭、衣钵塔、明月桥、芦花庵等名胜交相辉映,可形成一条“大四祖”朝圣参拜线路,丰富寺院的禅文化内涵。同时,在修建大金塔的过程中,也将对整个“大四祖”区域进行规划整合,包括禅修设施、水池台榭、道路整修、园林绿化、文化宣传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其环境更加清幽秀美,禅文化氛围更为浓厚。
大金塔采用传统楼阁塔的造型,共分七层,连同基座通高五十三米。塔身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构建,内外包以鎏金铜板。塔身内壁采用錾铜工艺,刻画禅宗祖师圣像、印度佛教圣地、中国禅宗祖庭等,外壁刻建塔功德芳名。
大金塔第一层,中供释迦牟尼佛拈花圣像,拈花微笑,禅宗肇起。塔身内壁刻画灵山胜境,释迦如来八大灵塔及五百阿罗汉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佛说造塔功德经》并建塔功德芳名。
第二层,中供东土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嵩山少林胜境图,另有达摩祖师传记,及一苇渡江,梁武问道,传法宝掌,少林面壁,慧可立雪,只履西归公案。外壁刻达摩祖师《四行观》并建塔功德芳名。
第三层,中供东土禅宗二祖惠可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司空山二祖寺、胜境图,(紫云山老祖寺)河北成安元符寺二祖舍利塔,匡教寺二祖说法台,湖南沩山、江西仰山胜境图,二祖断臂求法公案,沩仰宗历代祖师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二祖大师《示向居士偈》并建塔功德芳名。
第四层,中供东土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天柱山三祖寺胜境图,正定临济寺胜境,及三祖大师舍利塔、三祖得法公案,临济宗历代祖师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三祖大师《信心铭》并建塔功德芳名。
第五层,中供东土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双峰山四祖寺胜境
图,曹洞山胜境图,及四祖大师舍利塔,四祖得法、吉州退敌、双峰建寺、农禅并重、别出牛头、菜粑救难、三拒征召等公案,曹洞宗历代祖师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四祖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及建塔功德芳名。
第六层,中供东土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冯茂山五祖寺胜境图,云门山大觉寺胜境图,及五祖大师舍利塔,五祖得法,栽松转世、夜传衣钵、江头送别等公案,云门宗历代祖师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五祖大师《最上乘论》及建塔功德芳名。
第七层,中供东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圣像。塔身内壁刻画曹溪宝林南华寺胜境图,玉泉山度门寺胜境图,金陵清凉寺胜境图,及南华六祖殿,六祖闻经、初参五祖、坠腰舂米、南廊书偈、剃度法性、开法曹溪等公案,法眼宗历代祖师分立其间。塔身外壁刻六祖大师《无相颂》及建塔功德芳名。
塔后分立青石功德碑数通,刻建塔缘起及功德芳名。塔前两侧,左建法乳堂,供七佛及西天廿八祖圣像;右建传灯堂,供禅宗历代祖师圣像。
塔后建静安寺,设禅堂,可供禅修者参禅打坐,净化身心。
塔前方有五个平台,中有台阶,步步递升,到达塔前广场。在前方的第一个台开莲花池一方。四角建四亭,可作参拜者小憩之用。
就目前来说,以供奉禅宗佛祖为本尊的宝塔建筑,在国内尚属首创。建成后的大金塔必将成为黄梅县乃至湖北省具有鲜明特色的佛教公益文化圣地。“大四祖”区域建设的完善,连同五祖寺、老祖寺等禅宗古刹,可以成为一条朝圣参拜的线路,贯通东西,展示本地禅文化底蕴,突显黄梅禅文化特色,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旅游朝圣的禅宗公益文化景区。大力弘扬禅宗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彰显佛教禅宗在修身养性、道德教化、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等方面的积极功能,必将在促进文化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秉承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宗旨,成就禅宗公益文化盛举。建塔资金由四祖寺以募捐的方式自筹。在募集善款的过程中,只接受捐赠,谢绝投资。对于社会各界,广大信众之功德款,不论多少,专款专用。捐人民币壹仟元以上者,均在功德碑上刻名,以垂永久。
户 名:湖北黄梅四祖寺
帐 号:4200 1676 8080 5300 4248
开 户 行:建行湖北省分行黄梅支行营业部
联系电话:明基法师 13597581229
客 堂:0713—3166309 316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