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中國·湖北第六屆黃梅禪宗文化高峰論壇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高校、研究機構的知名專家學者,佛教界高僧大德,聚集黃梅,共話黃梅禪。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肖旭明講話並宣布論壇開幕。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正慈大和尚,中佛協副會長、河北省佛協會長明海大和尚,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教授和黃梅縣委書記馬艷舟分别致辭。
湖北省政協副秘書長周向陽,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省民宗委副主任熊華啟,省民宗委副巡視員李澤生,黃岡市政協副主席黃正林,省佛教協會諸位副會長,黃梅縣四大家的主要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省佛協常務副會長隆醒大和尚主持。






此次論壇由湖北省佛教協會主辦,黃梅四祖寺、五祖寺、黃梅禪宗文化研究會承辦,以“禪宗與世界文化”為主題,對黃梅禪宗文化進行深入探討。
“中國禪宗源道信,東方頓漸起黃梅”。黃梅是禪宗發源地,全國六座禪宗祖庭,該縣獨佔兩座,馳名中外的四祖寺、五祖寺分別坐落於境內的西山和東山。大約1400年前,四祖道信大師到黃梅開山建寺,並首開“農禪並重、定居傳法”之先河,黃梅四祖寺成為中國禪宗第一座道場;五祖弘忍大師駐錫黃梅東山,開創盛極一時的“東山法門”;六祖慧能大師從黃梅將禪的頓悟法門普傳天下。黃梅由此贏得“蘄黃禪宗甲天下”、“黃梅天下禪”的盛譽,該縣禪宗文化也因此成為學術界、文化界和佛教界廣泛關注與研究的熱點。

為挖掘黃梅禪的深厚底蘊,中國當代禪門巨匠凈慧長老倡議佛教界和學術界,共同攜手挖掘和傳播黃梅禪宗文化,得到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佛教協會以及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等各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2010年10月30日,中國·湖北首屆黃梅禪宗文化高峰論壇在黃梅開幕,至2014年已成功舉辦五屆。擔任論壇學術召集人與總負責人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夏年總結五屆論壇的學術成果時說,論壇每年都有150位以上教內外及海內外專家學者與會,共提交論文800餘篇,如此大規模的專題學術研究,在中國近代以來的學術史上堪稱空前,不僅在佛教研究史上,甚至在學術研究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由此,也讓黃梅縣逐步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禪文化研修中心。
作為當代著名佛教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先生,此前曾連續四次參加論壇。此次,楊教授又提供了《黃梅東山法門及其歷史地位》的全新力作,用十分清晰的線索,勾勒中國禪宗的發展源流,指出唐代道信、弘忍在黃梅創建東山法門既標誌中國禪宗的正式成立,也是佛教中國化完成的重大標誌。東山法門的禪法直接影響到嗣後傳播於以神秀為代表的北宗和以慧能為代表的南宗。唐末五代,正是從南宗的法系形成了“禪門五宗”,從而將禪宗推向興盛,以至不僅影響到中國佛教本身,也對中國思想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雖然前五屆關於凈慧長老及生活禪的研究論文已有數百篇,但凈慧長老的傳奇經歷及生活禪修學體系的魅力,在本屆論壇上繼續吸引學者們的強烈關注,他們以“凈慧長老與生活禪”為專題展開學術研討,認為“生活禪是禪宗現代化和人間佛教的成功探索”。